图片

伍俏霞+陶笛给予他一双展飞的翅膀

陶笛给予他们一双展飞的翅膀
伍俏霞 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18933315141  759303131@qq.com
中山市东区沙石公路6号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528400
 
[摘要]
自闭症儿童往往存在着社会交往和沟通障碍,常伴有语言障碍或智力低下。他们因难以和外界交流,常受到歧视。但这群星星的孩子的需求绝不仅仅是吃饱穿暖,他们同样有着远大的抱负和追求。本文通过总结训练自闭症学生学习乐器陶笛,调动孩子最大限度地将身心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引导他们去体会、感受、领悟,自我疏解和自我调节,从而改善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这一过程。以此为自闭症儿童音乐教育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自闭症;陶笛;音乐治疗
 
前言:
有一群孩子,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对周围人与物视而不见。他们,不会说话,不善表达,不愿与别人多说话,喜欢一个人在那做自己的事情,与家人之间没有亲热感,他们有时很暴躁,有时非常安静,他们有着好听的名字—星星的孩子。医学上叫做:自闭症儿童。他们往往存在着社会交往和沟通障碍常伴有语言障碍或智力低下。他们因难以和外界交流,常受到歧视。但这群星星的孩子的需求绝不仅仅是吃饱穿暖,他们同样有着远大的抱负和追求。他们也渴望表达自己,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渴望能够像常人一样自由地创作,用艺术实现梦想。
 
正文:
众所周知,音乐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的语言。音乐是灵动的语言、多彩的图画、生命的律动,优美的音符让我们快乐、陶醉、激奋、震憾。一个缺少音乐的生命宛如春天缺少明媚的阳光,翱翔的鸟儿缺少展飞的翅膀。有音乐相伴的生命开端会更丰富、更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特殊孩子往往纠结于自身的残疾,不愿敞开心扉与人交流,情感无法表达,难以抒怀,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而音乐教育的魅力就在于能使特殊的孩子将注意力放在他们所能做到的事情上,而不是放在自身残缺的地方,久而久之,不但能帮助孩子们排解心情,还能帮他们开辟一条成功的道路,建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正确认识自我及全面接受自我。

残疾儿童音乐教育又称特殊儿童音乐教育,无论是目的还是方针与一般儿童的音乐教育基本是相同的,考虑到特殊儿童的特殊性,结合特殊儿童在教育内容,要求和实施方式上需要的实际情况,从他们的认识活动特点出发,通过教育和训练,补偿生理、心理缺陷。特殊学校音乐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儿童唱歌、听音乐、演奏乐器、即兴表演、识谱、评价音乐等等,将音乐和其他学科与其他艺术形式相联系,或者将音乐与历史和文化知识相联系。通过唱歌、演奏、欣赏和律动等这些与音乐相关的活动,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表现力和感知能力,尽最大努力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参与提高其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培养这些特殊儿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进行审美教育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此外,还可以通过这些多姿多彩的音乐活动,对学生的听觉、节奏感、记忆力和注意力以及动作的协调性进行培养、发展,矫正感知障碍和智力障碍,促进这些特殊儿童身心健全、和谐发展。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研究中心主任高天教授所编著的《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中提到:在“特殊教育中的音乐治疗”中,教师或治疗师使用音乐的手段来帮助残疾学生学习非音乐的知识或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他们的教育和生活是很重要的。在这里,音乐的学习是第二位,获得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是第一位。由于音乐在某些方面与这些知识和技能存在着联系,所以音乐成为促进这种知识和能力的获得的一种理想手段。

海伦·凯勒曾说“所有的世界充满了痛苦,但它也充满了克服。”特殊儿童的成长取决于你看待残疾的方式。就像一个句号,代表一个句子的结束,但也可以是另一个新句子或另一个新段落的开始。没有什么是比让特殊儿童学习乐器演奏音乐更有帮助的了。音乐不仅是一种快乐和乐趣的来源,但它也能够医治压抑的心灵。对于特殊的孩子来说,学习乐器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但最重要的是,音乐使他们能够向社会证明,他们学到一些真正有帮助的东西。这一点,是对特殊儿童最大的鼓励,也是给特殊孩子最大的礼物。

为探索适合特殊孩子的器乐教学艺术之路,我进行了各种小器乐的教学,努力找出更适合他们的器乐学习。2014年五月,我第一次听到陶笛的名字,脑子里只是流星般划过,没留下什么印象。当我真正坐在教室里,欣赏到了老师的演奏,真切的感觉到空气已经凝结,只有这天籁般的声音在和我的心灵进行着碰撞。2014年的7月有幸的参加了第三届亚洲陶笛交流会,认识来自亚洲各国的陶笛专家,其中认识了中国陶笛委员会的赖会长,林烨老师等专家,在开幕式展演上更被来自武汉盲儿童的六点陶笛乐队的表演感动得留下热泪,在那就埋下了我要把陶笛带进特殊孩子的课堂的种子。

陶笛非常方便携带、小巧玲珑,是口袋里可以随便装下的乐器。最小的陶笛称为“迷你陶笛”,可以挂在脖子上当作项链一样的装饰品。普通的低音陶笛也就2公斤左右,装在书包或手提包里也不会占用太大的空间。正因为它小巧,所以还是非常理想的课堂乐器,能实现大规格的集体教学。陶笛简单、易学又便宜。陶笛算是没有门槛的平民乐器,是普及艺术教育,特别是民族音乐教育的最佳载体。据儿童心理学家和音乐教育专家研究发现,对初接触音乐的孩子来讲,不宜学习指法难度过高,音律过于复杂的乐器,尤其是对特殊儿童来说,更应以简单易学、快速入门、音乐调性与其心理年龄特征接近的乐器为佳。陶笛这种乐器是没有音乐基础的学习者也可以在短时间学会吹出完整的乐曲来。这项可以推广的才艺活动,不但能发展孩子另一项才能,而且陶笛是除钢琴以外运用十指活动的乐器,既能提供他们正向的休闲活动又能帮助孩子实现精细动作的康复。但是,这不代表我们不用花时间就能够把陶笛学好。尤其是我们的特殊孩子,陶笛入门虽容易,但要想把它练好,还是要花大量时间和汗水。

从2014年10月至今,我把陶笛引进了我的课堂,陶笛艺术的教学任务,绝对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陶笛演奏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学习音乐积极性与陶笛的可操作性。在课堂上,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坚持以兴趣促成绩再开展。通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陶笛的制作工艺是很考究的,学生在和陶笛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欣赏陶笛的声音,和陶笛玩游戏,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高低有了更多的了解。孩子们对陶笛怎样能发出好听的声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通过情境创设、技巧表现等手段来引导学生感知、想象音乐,使学生在陶笛演奏中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学习音乐。通过学习陶笛的知识与技法,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都能得以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实践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让音乐的教学意思能延伸到“审美”的环节,让音乐给学生带来“愉悦”和“收获”的快乐。

有的学生刚接触陶笛的时候,会有手指捂不住孔的现象,对学习陶笛失去耐心,这时在教学中,我便让学生模仿救护车、警车、救火车等的声音,把陶笛演奏趣味化、游戏化,在轻松的游戏和有趣的学习中,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使他们对陶笛产生浓厚的兴趣,把苦练变成乐练。把苦学变乐学,变“要他奏”为“他要奏”,激发学生持久的陶笛学习动机。

当我真正和孩子们一起玩陶笛后,我发现孩子们有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陶笛给予给孩子们的。在接触陶笛的过程中,在很多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和层次的影响,给予了孩子健康发展的正能量。

一、传承民族文化的正能量

器乐文化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我国的陶笛根植于几千年丰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中,是“土与火”原始物质完美的结合,更是“古与今”的音乐对话,陶笛是华夏先民共创的成果。陶笛教学集聚着民族艺术文化的精华和结晶。对学生进行陶笛教学,充分地挖掘与体现我国陶笛教学自身的内在文化价值。在强调弘扬本民族陶笛教学的同时,可以开阔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从而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充满竞争性的现代社会生活,日益转变的审美价值观,都无形地对陶笛教学表演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陶笛教学课程的教育活动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鼓励创新;既要关注传承,又要注重发展。

二、陶笛为自闭症儿童音乐治疗提供新的方式方法

(一)潜移默化的行为习惯

自闭症孩子由于不同程度的身心缺陷和障碍,导致了不同程度问题行为的产生,如大笑怪叫、自言自语、自伤、攻击性行为等。他们之中,很多性格孤僻,任性固执,一切都从自己的情绪、个人的兴趣出发,我行我素。因此突出的个别差异更应受到关注,并给予切实可行的妥善安置,使他们均能接受教育。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常常把优美动人的陶笛音乐,注入孩子们的心灵,予以心理疏导和相应康复技巧,改善其心理障碍,改变不适应的行为和态度,使他们能产生积极心态和兴趣,籍由练习吹陶笛做注意力训练,自我冲动克制能力,经由音乐的刺激,放松身体、稳定情绪作为情感发泄的途径,促进儿童知觉发展,增进记忆力并发展社会化与语言互动,提供团体参与的机会,从中训练社交技巧,间接发展休闲技能。从而达到恢复、保持或改进个体心理与生理的健康,以使个体在行为上有良好的改变,这种改变使个体能达到适当的社会适应。通过舞台表演,引导他们去体会、感受、领悟,自我疏解和自我调节,以致改善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为自闭症孩子提供一个愉悦的、安全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的体验机会,对于提高自闭症孩子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心是很重要的。

邵邵,12岁,一个自闭症的孩子,他聪明、活泼、好动、模仿能力较强,情绪波动较大,不稳定,有时及其烦躁不安,不过,独立性很强,善于发现和观察事物的不同与变化,反应快,能自信的对自己的发现做出肯定的判断,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邵邵在没有接触陶笛之前,总爱在我的音乐课堂里捣乱,一会儿大声喧哗,一会儿在课室里到处闲逛,没法安静的坐上一节课,更不用说参与课堂的活动了,在他的带动下,班上的同学也无法集中精神上课,每次想到要给他上课,就觉得无比的惆怅。直到有一天,我带着陶笛走进了课室,陶笛的出现马上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连邵邵也定睛的看着,我播放了游学志老师的《天空之城》,熟悉的动画片画面,优扬的陶笛声深深的吸引了孩子们,连邵邵也静静的听得入神。“老师,这是什么?我要。”听完音乐,邵邵急着追问。我说:“想学吗?这是陶笛”。“我要,我要。”“如果你能乖乖的坐在座位上听我讲话,那么老师就送你一个”。“好好好”。这一节课邵邵表现得异常听话。课后,我遵守承诺送他一个陶笛,邵邵拿着陶笛放到嘴巴里试着吹,“老师,你教我”。从那以后,陶笛就跟邵邵结缘了,在课堂里,他变得听话,注意力集中了,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小星星》《送别》等几首小歌曲都被邵邵拿下了。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我就用拿回陶笛作为条件,每当他缺乏信心时,注意力不集中时,我就鼓励他好好练习,助残日让你在舞台上表演。每当这时候,邵邵就会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提起精神继续练习。他经常自言自语的说:“陶笛是我的宝贝,我要保护他,我要带着我的宝贝上舞台。”课堂上,我让邵邵吹《小星星》等小儿歌,其他同学跟着唱,课堂的学习气氛马上就活跃起来,邵邵还主动问同学,我吹得好不好听啊?现在大家都说邵邵自从学陶笛后,减少了挑衅,激进的行为,更好的听从别人的意见了。

其他孩子们在学习和吹奏陶笛的过程中,很多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的就形成了,如:收放乐器、轻拿轻放,用完归回原处。每次孩子们在练习前都会主动的将陶笛的小盒子放在自己身边。在收放陶笛的时候孩子们会把自己的小陶笛整齐的放回柜子里。通过平时对孩子的观察,我发现学习陶笛的孩子在活动中,很少有浮躁不安的现象,做事情比其他的小朋友更有秩序。

(二)吹陶笛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很多的孩子在接触陶笛的时候很缺乏自信心,通过一段时间和陶笛做游戏,吹奏陶笛,和简单的哆来咪做游戏,简单的哆来咪组合在一起就能变成好听的小乐曲,孩子们觉得很神奇。课堂上,几个孩子吹曲子,其他孩子跟着唱曲子,越吹越自信。每次进入陶笛培训室,他们就会迫不及待的想用陶笛来吹奏,有的孩子平时在班里不爱参与活动,可是吹起陶笛来却是有模有样的,她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用陶笛在展现着自己。

健建是插班生,从普校转过来的,13岁,自闭症孩子。他喜欢自言自语,愿自娱自乐、倔强、行为刻板,与他人语言交流较少,但他特别喜欢听音乐,乐感很好,当音乐响起来时,他就特别的专注。一开始我想从声乐着手发展他的优势,可是失败了,他拒绝张口唱歌,跳舞吧,发现他手脚协调能力特差。我左思右想,让他学乐器试试吧!陶笛形态各异的造型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陶笛的简单易学很容易就能树立起孩子学习音乐的自信心,而各种不同风格的陶笛曲更是可以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学习陶笛要求大量的手指技巧轻触和吹奏方面的准确度,刚开始,他跟我没有交流,不看我,这样,无法教会他握笛的姿势,更别说练习指法了。想到他盯着电视机听音乐的反应,我决定采用视频教学的方法,我播放了林烨教授的陶笛教学基本教程,当播放视频的时候,他会抬起头来注意听、看,直到视频结束。根据一些心理学的程序和技巧,我为他安排了一个长期计划,适合健健对陶笛音乐的固有的反应和他的行为。我希望,到时候陶笛可以影响到他的潜意识和引起他的进取心,让他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发现他的本性,帮助他发展他的感性意识和躯体活动控制。我希望通过学习陶笛,让健健能与人建立他非常需要的信赖和保障关系,还希望为他和他的家人的生活带来一些创造性的美。

开始时,我没有使用任何的语言,而是面对他吹奏我的陶笛或是在电脑上播放陶笛的吹奏视频。慢慢的,他主动的拿起陶笛来了,并且很快就掌握了12孔陶笛的顺指法,而且我觉察到他对音高有着神奇的感悟,那是自闭症儿童有时具有的无法解释的天资之一。当他听到音乐时,他可以准确的立即在他的陶笛上吹出相同的音高,经过几个星期的训练,他出人意料的跟着我一起演奏《龙的传人》,并且会随着音乐有序的做出身体动作,原来目无表情的,现在会一边演奏一边微笑的和我做眼神的交流。他喜欢《故乡的原风景》《天空之城》《超级玛丽》等,他似乎没有执着的偏爱任何特定类型的音乐,但当他听到他不喜欢的音乐时,他会强烈的说:“不要”。逐渐,我发现,当他吹奏陶笛更加熟练和有意识时,他的行为改善了。健健可以通过自由的选择乐曲来表达他的音乐性格,他的拒绝也是有意义的了,这有助于我选择能触动他的音乐。两个月后,我和健健的关系以平和的方式慢慢安全的发展,他对陶笛的兴趣逐渐加深,可以学习和演奏不同风格的曲目,他每天都挂着陶笛,睡觉时还会把陶笛放在枕头边,他每天早上见到我就要求一起吹陶笛,如果我说没时间,他就会显得不开心。陶笛似乎是他天生需要的,他在陶笛的进步已经反映并且加强了他在认知过程和感知方面、动作方面、情感表达方面的持续发展。他对陶笛的熟练感为他增强了自信心,他变得喜欢表现自己,喜欢听到别人的夸奖,他在陶笛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发的幸福感。现在,健健可以大大方方的单独的站在舞台上表演他的陶笛,而且还带着他的陶笛走进普校,跟普通的孩子一起合奏乐曲,他还自信的说:“他要成为中山陶笛父王”。健健的进步也使他的家人很高兴,以前他在普校学习的时候经常受到排斥,从来没有参加过学校的任何活动,现在健健不仅在我校25周年校庆的时候,在几百人面前自信的演奏《龙的传人》,而且还敢于在自闭症宣导日里走上街头演出,他在我校的另一个自闭症儿童钢琴伴奏下吹奏的《天空之城》让脚步匆匆的路人也停驻欣赏。经过两年的学习,健健在全国陶笛之星展演北京总决赛获得少年组金奖,中山市残疾人文艺汇演器乐一等奖等多个奖项,还经常跟随我到广西富川县支教,当我的小助手,陶笛让健健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

(三)学习陶笛提高孩子们的身体各部分之间的协调运动与控制能力。

吹奏陶笛时,要眼看,要耳听,十个手指的运动,还有一个运动呼吸的问题等等。据研究证明,一个人的大脑的功能是有明显的分工的,一般来说,大脑的左侧分管逻辑思维,负责处理语言,数字以及其他的一些分析功能。大脑的右侧除了也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外,特别对形象思维,直觉信息,如空间、圆形、色彩、声音等较强的处理能力。正是由于音乐刺激了大脑右侧的活动,大脑的左侧就能得到必要的,适当的休息,使学习能持之以恒。合理充分的用脑,比如:当一个人在吹陶笛时,需要控制、运用气息,随着音乐的高低、感情的变化,不断的吐气和纳气,用气量要比平时说话大得多,吹一首歌,就相当于做一节深呼吸运动,吹奏时,人的许多器官如:唇、舌、鼻、喉和眼睛都在有节律的,十分协调的进行合作。

命运关上了这些孩子享受普通生活的那扇门,却在冥冥中为他们打开了另一扇窗,让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受拘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自闭症孩子在学习陶笛的过程中,开始学会了专注,开始学会用眼神和人交流,开始注意他们看到的东西,开始学着保护自己和自己的东西,开始寻找接触新的人群,尝试着与人交流,和陶笛亲密接触两年多里,让我很欣慰,短短的时间里他们的进步就这么大。陶笛给予这些星星的孩子一双展飞的翅膀,陶笛让这些星星的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陶笛让这些星星的孩子与常人一样追逐着艺术的梦想。
 
参考文献:

[1]【英】朱丽叶.阿尔文,奥瑞尔.沃里克.孤独症儿童的音乐治疗.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8(4).
[2]高天.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4).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表达艺术相关研究

活动工作坊

证书查询

联系我们

图片

关注我们

十五心理

公众号二维码

Copyright 2019-2020 CMA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112493号-1  技术支持:大腕互联